泰囧的成功之道
一、"贺岁档"是创造今天《泰囧》"11亿"的土壤,《泰囧》的成功只是再次证明了这个档期的"吸金"能力,而且相比之下还有些特殊,除了圣诞节、元旦以外,这个档期还增加了12月21日的末日传说,以及2013年1月4号这种神一般的日子。单从21号到25号,五天票房就合计超过6亿。在12月22日当天,北京耀莱成龙国际影城五棵松店还创造了包括单日单店观众人次超过2.18万,单店票房92.26万,单片单日票房84.28万3项影史记录。 二、它作为贺岁片,摸准了观众的艺术欣赏需求,观众想笑,想哈哈大笑,也不要那些笑过后故作深沉思考的笑。每3分钟一个笑点、5分钟一个大笑的梗、8分钟一段密集笑点剧情、10分钟一处情绪舒缓,到结尾处还有恰到好处的“人间自有真情在”的煽情。《泰囧》编剧束焕表示:“任何喜剧走红都有三个关键因素: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和喜剧的情境。耍嘴皮子那种语言上的幽默,其实是最不重要的,如果不依附于人物性格的话,那个东西是没有根的。 来看一下这段精彩对话: 高博:老周呢? 在场老周:我就是。 徐朗:他不是老周。 高博:我特么当然知道他不是老周。 在场乙:他就是老周。你是谁?(问高博) 高博:你特么管我是谁,你是谁呀? 在场乙:你不知道我是谁吗? (怒的语气)高博:我特么管你谁是谁啊?他是谁呀? 在场乙:他就是老周!徐朗:唉他不是老周!王宝:哎呀他都说他就是老周! 高博:这不是我找的那个老周! 王宝:那你找哪个老周? 高博:你特么管我找哪个老周啊?! 徐朗:你猪脑子啊,你看不出这有问题吗? 高博:我早看出来有问题了!我告诉你! 三、演员的票房号召力。王宝强是当红演员,有很多角色都让人熟知,并且印象深刻,黄渤是金马奖影帝,演技当然是没得说的。徐峥是知名演员,很多电影也被人熟知,像《爱情呼叫转移》以及一些电视剧作品。《人再囧途之泰囧》中,王宝强的造型一曝光就惊爆眼球,漂染的金色Bob头,夸张的刺猬双肩包,手中不离仙人球,再配以王宝强各种怪异、喜庆的表情,一位个性十足的“阳光快乐2B青年”就囧囧有神地闪亮登场了。如果说徐峥和王宝强的组合延续了《人在囧途》的“衰运”,那么黄渤的加入则令这对“囧组合”全面升级成为新的“囧神组合”,可见他的戏份相当重要。从海报来看,黄渤黑衣造型颇为神秘,看似“高端人士”,而他诡异的表情则带着一点“灰太狼式的邪恶”。徐峥造型精致讲究,眼镜、帽子、手机等细节都十足商务精英范儿,徐峥这样评价自己在戏中的形象:“我跟宝强往一块一站,我立马就变成高富帅了”。但是他为什么会去泰国,又因为什么与戏中“diao丝男”王宝强“不离不弃”,要经历怎样的残酷囧事?从徐峥严肃而囧迫的表情来看,此次泰国之行绝不简单。 四、寓教于乐的老话没有过时。全片的主线是徐朗与黄渤扮演的高博到泰国找“周先生”,争夺“油霸”的授权,为了这“财富梦”,徐朗将妻子、女儿都抛在脑后,高博也是动用高科技手段跟踪曾是同窗好友的徐朗,甚至大打出手。但当历经苦难后,“周先生”留下的一封要他们共同签字,才给予**授权的信,把他们点悟了,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不是金钱,而是亲情。反观其他不少影片,说教的味道太重,只有“寓教”,缺乏“于乐”,让观众没了兴趣。 五、当然还有一点,那就是囧一的超高人气,囧二的呼声高涨,口口相传,再加上没有同质的竞争对手,真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
一共有 3 条评论
发表评论